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详情

文化创意成南京发展新动能

 来源:新浪新闻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2日

  在全国率先构建“1+1+1”文化产业融合政策体系;连续6年在全省文化发展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入选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2016年,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预计达到2754.89亿元,比2015年增长预计超过15%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超过630亿元,占GDP比重首次突破6%,继续排名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总体规模迈上新台阶。

  政策融合、产业集聚、人才培养、平台服务等系列“组合拳”,有力推动了我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活力满格的“创意引擎”,已成为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中心的新动能。

打造名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点亮“创意之城”

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规划引领这根“指挥棒”。

  2015年11月—2016年7月,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创意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发展规划》和《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在文化金融、文化消费、文化队伍建设、文化引导资金等领域出台一批专门文件和实施细则,在全国率先构建“1+1+1”文化产业融合政策体系。

  一张规划蓝图、一份行动计划、一套政策措施,支撑起南京“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也为建设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了强化全域统筹的“顶层设计”,我市还依托南京文化产业网建成全国首个融合文化产业政策查询数据库。数据库中集成梳理了国家和省市200余份文化产业文件,提炼出文化企业关心的财政、规划、土地、税收、金融、奖励等100余条“政策干货”,将政策利好“嚼碎”了喂到企业嘴里。

  文化企业寻求政策扶持,不用再四处查文件翻条目,只要登录南京文化产业网,动动鼠标点击相应标签,适用的政策条款就会自动筛选出来。

  在融合政策体系的引领下,我市确定了“一核、两带、一极、一圈、多芯”的融合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建设12个创意文化产业功能区,引导全市文化产业从同质竞争向区域协同、从产业发展向产城融合、从注重产出向综合功能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市级第一批特色小镇中,以文创为特色的有11家。

  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占比超过36%,提前一年并超额完成市政府《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装备制造等传统文化产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础上,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的新兴业态增加值增速超过25%,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转优。

传扬名声:创意力量“走出去”彰显城市风采

  伦敦百分百设计展南京馆、南京—伦敦双城文化客厅、“汤莎会”主题昆曲《邯郸梦》演出、创意产业推介会……去年9月,2016伦敦设计节“南京周”活动先后来到伦敦市政厅广场、大英图书馆、伦敦眼、奥林匹亚展览中心等伦敦知名城市地标,举办了28项场活动,助推60余家文化企业走向国际舞台,在西方创意之都向世界展示了南京的城市文化和创意设计力量。

  “南京周”活动期间,南京设计廊伦敦店在伦敦市中心Strand街146号正式开业。作为南京创意设计的海外展示推广平台,这家由6家文化企业众筹开设的海外门店,实现了南京与伦敦创意设计资源的对接,将南京文化元素通过现代创意设计重新表现,让中国元素走进英国市民的生活。

  一面“苦练内功”,一面“巧借外力”。2016年,我市积极推动南京文化、创意和企业“走出去”,英国伦敦设计节、葡萄牙里斯本手工艺贸易展、东京时尚品展、香港礼品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开始出现南京文化企业活跃的身影。一个个创意品牌和设计产品,在国际舞台精彩绽放,呈现有品质、有温度的南京故事,不断提升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城市美誉度。

  去年6月,南京福佑设计以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为灵感设计的一套“回声”茶具,为我市文创企业首次斩获“设计界奥斯卡”——德国“红点”最佳设计奖。

  今年2月,中意文化合作机制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行。作为合作机制的中方成员单位,南京创意设计中心在参会期间与米兰三年展基金会、加卢佐视觉艺术协会、威尼斯双年展、普拉达基金会等意方一批世界级文化平台建立沟通机制,双方今后将在设计考察游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设计国际贸易以及南京非遗创新和产业转化方面加强合作。

提升名气: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增强产业竞争力

  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为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牵起“红线”,为小微文化企业成长引来“源头活水”;“创意南京”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打通各平台资源,为全市上万家文化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建设文化消费智能综合服务平台,打通创作、生产、消费产业链条……

  去年6月,我市被文化部确定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市政府出台《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实施意见》等扶持政策,在全国率先打造“创意南京”文化消费全媒体融合平台,同时建设“南京文化消费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实现项目申报、机构审核、电子支付、文化消费信息查询等功能,打通创作、生产、消费产业链条。

  今年1月2日晚,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奏响的“南京新年音乐会”,开出了我市在演出市场领域的消费补贴第一单。这场演出被列为“政府补贴剧目”,单张票价补贴比例为25%,市民购票可享受最高125元的政府补贴。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直补消费者”模式,不仅提升了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得到文化部督查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作为连接全市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鹊桥”,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积极对接各类市场需求和相关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破解文化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导致的融资难题。2016年,全市文化企业贷款余额突破400亿元,比2015年增长超过14%。其中,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向9家文化银行及小贷公司推送企业融资需求906批次,成功放贷896家,放贷金额30.41亿元。

  在全国率先建成的“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体系,通过整合全市相关资源,构建信息资讯、创意设计、金融服务、企业资源等12个模块,推出“融合文化政策查询库”、“全媒体矩阵”、“文创服务港”等服务产品,累计服务企业超过5000家。

  功能完备、效能提升的服务平台,让我市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2016年,我市文化企业数量由1.59万家增加到1.87万家,同比增长17%以上。12家企业获评“第二批省民营文化企业30强”,13家企业入选“第二批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在去年年底举办的第四届全市文化产业“金梧桐奖”评选活动中,原力动画、咪咕游戏、新与力传媒等10家企业入选“文化企业30强培育计划”,正在迅速成长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